
马季并非出身优渥的“天之骄子”,相反配资知识网配资,他的童年生活颇为清苦。但正是凭借对相声的热爱与执着,他一步步走上了艺术巅峰,并培养出一批优秀弟子,使整个相声舞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1951年,年仅十八岁的马季进入新华书店华北发行所当售货员,闲暇时便自学相声和京剧。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1956年,他参加北京市工人业余曲艺观摩会,凭借作品《搞对象》一举夺得头等奖,随后又代表北京赴全国工人业余文艺汇演,以《都怨我》获得全国冠军。凭此成绩,他顺利调入中央广播文工团说唱团,正式成为职业相声演员。
进入文工团后,他得到了相声大师侯宝林的重点指导,郭启儒、郭全宝、刘宝瑞等名家也倾心传授。艺名“马季”源自匈牙利电影《牧鹅少年马季》,他觉得颇有寓意,便沿用至今。
马季进步极快。1957年,他加入中国共产党,并随团下乡演出,表演了《王金龙与祝英台》《对春联》《扒马褂》等传统曲目。从1958年起,他进入创作高峰期,陆续编排了大量讴歌新生活与英雄人物的作品。这些作品贴近现实,语言质朴而富有感染力,视角接地气,使相声从单纯的娱乐向具有思想深度的艺术转变。
展开剩余71%1961年,周恩来总理亲自点名,要求他创作体育讽刺相声《球场上的丑角》,马季与搭档改编成功,赢得好评。1973年,他与唐杰忠合作《友谊颂》,以相声的形式展现中非友谊,为沉寂中的相声注入活力。
在艺术风格上,他继承了侯派的稳重,又融入文学性与多样化表达,巧妙运用古典诗词和外语元素。例如《新桃花源记》中引用古文,《友谊颂》里穿插英文、法文,既新颖又雅致。
1980年代,他频频亮相央视春晚。1984年一曲《宇宙牌香烟》突破传统形式,被誉为“相声小品”,火遍全国。1985年,他当选“全国十大笑星”之首;1987年的群口相声《五官争功》亦广受欢迎。1989年,他凭《打电话》获得首届中国金唱片奖。与此同时,他还活跃在政协舞台,自1978年至2003年连续多届担任全国政协委员,并多次出国演出,将相声介绍到国际舞台。
然而,他最大的成就不止于个人表演,而在于育人。自1970年代起,他便开始收徒,共培养了21名学生。他摒弃传统磕头仪式,提倡“尊师而不拘礼”,建立了更加开放的师徒关系。这批弟子后来在春晚舞台上几乎占据半壁江山,成为相声中坚力量。
姜昆嗓音清晰,语言贴近百姓,长期担任中国曲协主席;冯巩虽后来转向小品,但相声功底深厚,以憨厚幽默取胜,春晚经典频出;黄宏亦由相声转小品,作品富有社会深度。刘伟与赵炎合作默契,表演接地气;笑林活泼灵动;王谦祥与李增瑞搭档多年,基本功扎实;韩兰成与常佩业则擅长表现市井生活。可以说,马季的弟子成材率极高,创造了行业奇迹。
他对弟子的要求不仅是基本功,更强调与现实生活相结合,要从百姓的真实经历中汲取灵感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,他在苏州举办谢师会,学生们齐聚一堂,表演作品表达感恩,这次活动也正式确认了师承脉络。正因如此,“马家军”在八九十年代几乎统治春晚语言类节目,直接影响了一代观众对相声的认知。
进入2000年后,马季的身体每况愈下,心脏病频频发作,他逐渐减少公开演出,更多精力放在指导徒弟与创作上。2004年11月6日,他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告别专场,这是他最后一次大规模登台。之后,他偶尔通过电话或现场观摩为弟子提出建议,晚年生活低调。
2006年12月20日配资知识网配资,马季在北京天通苑家中突发心脏病,经抢救无效去世,享年72岁。他的一生既是中国当代相声发展的缩影,也是一段从清贫走向辉煌的奋斗史。无论是作为演员还是作为师者,他都在相声舞台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。
发布于:山东省长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